国内首例GUI专利侵权案开审,其实国外早有了

来源:知呱呱
阅读量:7675
时间:2016.11.10

软件的操作引导界面也有专利权。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江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为此将官司打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日前,国家专利复审委对这起国内“GUI”(图形用户界面)专利第一案进行了口头审理。

众所周知,奇虎、江民均是目前国内杀毒软件巨头,在更为细分的电脑安全优化软件领域,二者竞争也很激烈。本案是我国自2014年5月1日起将涉及GUI的产品纳入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客体后首例行政确权案,法律问题突出、业内关注度高,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360安全管家界面1.jpg

【案情回顾】

2014年9月初,奇虎公司先后针对3件GUI提出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2016年4月,奇虎公司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认为江民公司软件所具有的图形用户界面侵犯了上述3件GUI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权。江民公司分别于2016年5月26日及8月8日先后两次针对3件涉案专利提出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2016年9月21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国内首例GUI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

双方争议焦点集中在涉案专利是否在申请日之前便已在网上提前公开。江民一方认为奇虎公司针对GUI外观设计提交专利申请前,已经在测试版软件中进行公开,因此,奇虎公司的GUI外观设计属于现有设计。奇虎公司一方则坚称,只向特定人群发放了测试版软件激活码,并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测试过程中的用户接触行为不构成向社会公众公开,因此,奇虎公司的GUI外观设计不属于现有设计。

江民优化管家界面.jpg

【案件进展】

2016年10月28日,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国内首次涉及图形用户界面(GUI)外观设计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系列案进行口头审理。这是专利复审委员会开展“重大案件公开审理”活动的第三批案件。口头审理现场,合议组组织双方对所提交证据质证,对部分网络证据进行当庭演示,引导双方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公开时间,特别是有关测试软件的保密义务等关键问题充分陈述意见,并展开辩论。

庭审中,双方将涉案专利与证据所示对比设计详细分析对比,重点针对设计内容包含硬件装置和界面设计的外观设计,对比判断中如何考虑二者对整体视觉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图形用户界面交互方式、动态效果如何考虑等问题展开辩论。在此基础上,合议组对涉案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认真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意见。

国家专利复审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合议组后续将对案件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并作出审查决定,结果择日公布。

【呱呱说法】

图形用户界面,又称图形用户接口(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环境用户接口。与早期计算机使用的命令行界面相比,图形界面对于用户来说更为简便易用。GUI的广泛应用是当今计算机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从此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可用用通过窗口、菜单、按键等方式来方便地进行操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审查指南》进行修改后,自2014年5月1日起,受到一定限制的某些类型的GUI被纳入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事实上,目前,对图形用户界面进行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趋势,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分别于1996年、2001年、2003年和2006年颁布或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外观设计专利对GUI进行保护。

那么,哪些GUI是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呢?按照规定,GUI外观专利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硬件产品+人机交互+实现功能。我国专利法实施至今,竞争对手之间很少出现一模一样的设计,更多的是在现有设计基础上进行改进。

这件案子最关键的就是证据能否证明涉案专利属于现有设计,并不在申请专利的范围内。因此,江民公司作为请求人一方,他们所提供的证据必须能证明对方在申请日之前已经公开了相关的外观设计。可以预见到,该案举证过程会非常不容易,因为所有的页面都属于网络证据,而互联网的特点恰恰又存在一定的可修改性。

专家表示,该案能给相关从业者带来两方面启示:一方面,该案将促进审判标准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该案将引导创新方向、促进有序竞争。

  • 团队专,服务专

    一对一,专家服务

  • 响应快,效率高

    响应及时,服务高效

  • 质量好,保密好

    授权率高,安全性强

  • 省费用,省心力

    全程托管,进度可查

400-650-1606

(周一至周五 9:00-18:30)

· 快捷下单查询 ·

· 资讯前沿有料 ·

©  2015-2025  知呱呱  京ICP备15033495号  京ICP证160949号 | 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机构代码:11577

知呱呱诚信网站 知呱呱报警服务 知呱呱信息信用网